|
内容显示页 |
面对“牛娃”简历 家长应该有教育定力 |
|
|
最近,一份五岁“牛娃”申请国际学校的简历引发热议,让网友直呼
“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输在了起跑线上”……简历显示,“牛娃”的父
母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均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层
主管。“牛娃”自称文史艺数体全面发展:三岁学游泳、四岁学钢琴
,学了四个月围棋,已经11级了;数理方面,做过20多本思维书,通
过实验了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英语方面,每周写三篇英语日
记,英文年阅读量超过500本。不仅读万卷书,还行了万里路,在京
都、大阪、胡志明市都留下了足迹。不过,也有网友仔细分析了简历
,发现有不少夸大其词的地方。网络上隔一阵就有类似“牛娃”搅动
社会敏感的神经,今年上海某知名学校“幼升小”的海选简历中,就
传出有“懂得核反应堆”“学微积分”“超过爱因斯坦”的孩子。在
并非升学季的近期传出“牛娃”简历更让人感到诧异,完全有理由怀
疑这是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或者自媒体在炒作和贩卖教育焦虑。去年一
篇炮轰“幼升小牛蛙战争”的文章——《牛蛙之殇》也曾在社交网络
上刷屏,文章讲述了一名退休教授的外孙三岁就进入“牛蛙模式”备
战“幼升小”的故事。读完文章,明眼人一看就能发现,这其实是一
个移民广告。“牛娃”简历是否注水,是否是商业机构的炒作都不重
要,因为不管它的性质如何,都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人们
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激起了家长们的焦虑。如何对待“牛娃”
简历才是关键。是随之起舞,参与这场超前教育的“牛娃”战争,还
是保持淡定和清醒,冷眼旁观这一真真假假的教育闹剧?很多鲜活的
教育案例都表明,在教育这场长跑中,抢跑往往得不偿失。不仅抢跑
的优势难以一直保持,而且拔苗助长还会过早消耗孩子的学习兴趣。
曾有媒体报道,一名学了十几门课程的“牛娃”,面试了近十所小学
却统统被拒。因为这个孩子原本性格就比较内向,又因为学习任务太
重,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上各种培训班,更压缩了他和小伙伴交流沟通
的时间,使其在社会化方面出现了问题。孩子进入小学吃光老本后,
成绩便泯然众人矣。类似案例不胜枚举,但是仍难以使家长们都保持
淡定和清醒。“牛娃”或许可遇而不可求,但父母们仍然对之趋之若
鹜,提前抢跑就是最直接的表现。媒体调查发现,随着对孩子的教育
越来越重视,家长让孩子提前“抢跑”的冲动很强劲,而在集体“抢
跑”的氛围下,即便有不少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提前接受“小学化”教
育,但也无奈地被裹挟其中。同时,一些民办幼儿园成为了幼儿园“
小学化”的“重灾区”。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它们会尽可
能满足家长对于提供小学化教学内容的需求。此外,如果在幼儿园得
不到满足,家长还会利用周末和假期给孩子报各类辅导班与幼小衔接
班。家长们“抢跑”的执念之深可见一斑,而这无法通过教育理念的
宣讲化解。家长的抢跑冲动,源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进入新时
代,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够平衡不够充分的矛
盾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的表现。面对教育发展的主要矛
盾,让家长在“牛娃”简历面前保持淡定和清醒,迫切需要政策发力
,打出政策组合拳,深化教育改革,通过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缩
小校际差距,提升教育均衡水平。教育部今年启动了治理幼儿园“小
学化”的专项行动,专项治理行动营造健康教育环境、缓解家长教育
焦虑的效果将逐步显现。改进招生政策,也能为家长“抢跑热”降温
。今年上海幼升小启动了“公办民办同招”,政策实行之后,民办小
学难以通过提前招生进行“掐尖”,公办民办同台竞争,民众的择校
冲动被抑制,民办小学招生明显降温。持之以恒,家长们的“抢跑”
需求自然会降低。对于小学而言,除了坚持“零起点教学”之外,也
要有坚定的清醒。有教育情怀、有品质追求的学校,不仅应该承担教
书育人的责任,还应肩负起向社会传播正确教育理念、引导家长进行
正确教育选择的责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