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媒体平台的角度,我们在筛选信息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引导
舆论,从家长活跃的平台中,筛选典型案例,做积极疏导,直面问题
,而非逃避。新浪教育主编雷蕾新浪教育主编雷蕾尊敬的嘉宾、媒体
同仁、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新浪网教育频道的主编雷蕾。
今天的关键词,就是“焦虑”二字。这个词也正好是新浪教育和智课
教育共同推出中国家长教育焦虑调查报告的关键契机。作为一个媒体
人,我每天看到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有耳闻
,比如说刷爆网络10万+的《牛蛙之伤》,《月薪3万还不足以撑起一
个孩子的暑假》,还有《陪娃写作业致心梗》,大家每天都会在朋友
圈包括媒体上看到各种各样这类文章,不知道这些文章是不是也加重
了大家的焦虑感。大家觉得现在中国家长焦虑指数应该达到什么样的
量级?在这里我稍微做一个剧透,中国家长的焦虑指数已经达到67点
,属于比较焦虑的状态。解决家长教育焦虑,从正视焦虑开始作为一
个媒体人,我同时也是一个妈妈。从有了宝宝开始,从我还是一个准
妈妈开始,到她出生,再到学龄前,方方面面都让我、我的家庭包括
我的父母感到焦虑。其实,作为媒体人,我更应该保持冷静,但是有
时候很难,因为环境,包括我的同龄人,包括刚刚提到的,最大的90
后已经都28岁了,都让我感受到深深的焦虑。所以我想,我们有必要
联合智课教育这样一家专业的教育机构,来推出这样的调查问卷,帮
助中国家长看到焦虑到底产生在哪些方面,我们能不能联合专家一起
帮大家解决这些焦虑。清晰评估孩子定位,选择积极视角直面问题我
们身边每天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有些健康积极向上,有些很负面,尤
其是在家庭教育这块。我认为其最大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认知和期
待不匹配。总有家长觉得,我的孩子应该是一个学霸,其实并没有做
清晰的评估,包括自己家庭处在什么阶层,孩子的状态,而这种不匹
配,是导致认知焦虑的很大原因。很多话题,如学区房、孩子成绩、
以及校园安全等,在各种社交媒体被频繁提到,这一方面引起了家长
的恐慌,而且或多或少影响了家长决策。我希望孩子能在积极健康、
正能量的环境里成长,我会很小心地挑选朋友关系和社群,避免过多
负面情绪倾诉的群体,尽量去交流怎么解决问题,引导积极向上的情
绪,成为一个“佛系妈妈”。从一个媒体平台的角度,我们在筛选信
息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引导舆论,从家长活跃的平台中,筛选典型
案例,做积极疏导,直面问题,而非逃避。我们只有直面它,找到里
面的规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让家长知道只有自己成长、自己的
教育意识得到升级,才能真正地推进家庭教育的升级。充分沟通,建
立规则,关注幸福的细节我是一个新手妈妈,宝宝21个月。在妈妈群
里看到这样的话,生完孩子是入了一个坑,但这是一个坑接着一个坑
,而不是过了一个阶段就好了。既然是这样,我们不如正面去面对,
去处理,最重要的是沟通,关注孩子每个成长的细节,你会觉得自己
是充满幸福的,孩子给到你一些回应,包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跟你一
起分享的时候,你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很值得的。另一方面,要跟自己
的先生,包括跟自己家里的老人保持沟通,其实家庭的规则也是需要
建立的,家里所有人达成一致,当然这个规则不是指同一个事情同一
个看法,而是找到相对平衡的规则,在里面的人能找到相对舒服的区
域,就没有那么纠结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与仅仅为孩子的成长感到
焦虑相比,家长可能更加需要重视的是自己的成长,付出足够的努力
和耐心,静待花开就好了,谢谢大家!责任编辑:张佳睿实习编辑:
李子云
|